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为16个月审稿期,若作者投稿60天后可发邮件查询审稿进度。请勿一稿多投,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如作者因个人原因,申请要求稿件审理提前,则另行处理。纸质期刊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1、 稿头须知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只写到省、直辖市、自治区),职称。

通讯作者:姓名,电话,职称,E-mail:……

 

文章正文一级标题:一、二、三、……,二级标题:123.……,三级标题:(1)(2)(3)……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分别顺序编码。例如:图1、图2、表1、表2、……。

 

2、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内容

 

中文文题小二号字。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份、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不同机构之间以“;”分隔。

中文摘要不少于200汉字。其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中文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中文摘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关键词应有3~8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或暂不填写)。

文章内容需四号字体。

 

3、参考文献的要求

 

3.1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原则

1) 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2) 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相关文献。

3.2 参考文献著录表的一般要求

1) 参考文献表应放在论文的结论之后。

2)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6条。 

3.3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作者人数不超过 3 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及示例见下表。

1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

类别代码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M

专著或译著

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C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J

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D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P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S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R

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N

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