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卷首语

  • 中国式现代化对交通发展的战略要求

    张国强;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推进期,交通发展需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系统、科学、持续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

    2025年06期 v.4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国交通观察

  •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中美民航业产业带动贡献对比研究

    欧阳婧;

    本研究综合利用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戈什生产函数,在考虑进口和居民消费的放大作用的前提下,构建进口和消费内生化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测算民航业的产业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美两国民航业的产业关联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航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约为0.4%,加上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贡献约为1.4%。民航客运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强于航空货运和运输辅助活动。美国民航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2.3%,中美单位运输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大致相当。受本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美国民航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高度集中在第三产业,而我国民航业则对二三产业均体现出较强关联性。

    2025年06期 v.4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群出行时空特征分析——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何路路;吴忠桁;黄茜;刘海旭;

    城市群出行需求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为揭示单中心城市群出行特征的内在规律,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从职住特征、出行时空特征展开对武汉城市群出行特征的定量分析。以职住特征分析出行需求的生成,根据出行时空特征挖掘居民出行高频时期和热点区域,并深度剖析城市群内部间交通联系。研究表明:武汉城市群各区县职住人口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边缘地区,工作人口则集中在中部地区;作为典型的单中心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出行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向心性与层次性,以短距离出行为主,集中在中心城市毗邻地区的区县的连绵带上,边缘地区长距离出行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2025年06期 v.47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都市圈城际交通运输一体化协同机制研究

    邓润飞;纵彦凯;付之兵;

    现代化都市圈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际交通运输一体化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由于都市圈内区域协同机制尚不健全,城际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及关键性制度协同水平有待提升,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都市圈协同发展进程。为推进都市圈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城际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政府主导、市场为主,聚焦规划、设施、运输、治理等交通发展全领域,健全完善交通一体化协同机制,强化契约管理,争取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推动都市圈城际交通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其他都市圈探路先行。

    2025年06期 v.47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铁路垄断性与竞争性环节监管经验及启示分析

    王海星;聂磊;

    规范铁路行业垄断性环节监管,实施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促进铁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我国铁路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国内外铁路及相关行业垄断性与竞争性环节监管改革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铁路垄断性与竞争性环节监管的成效与经验。经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国情选择具体的铁路改革方案和优化路径、建立铁路垄断性与竞争性环节区分标准并实施动态调整、加强对铁路垄断性环节落实国家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监管、创造竞争环境促进铁路竞争性环节发展等建议。研究可为完善我国铁路垄断性与竞争性环节监管,促进铁路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06期 v.47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铁路资产盘活利用模式及案例

    李晨林;

    既有铁路是资产挖潜利用、实现交通资源价值中的重要一环,对既有铁路的资产盘活利用模式进行分析总结,选取国内利用既有线开行市域郊列车的铁路项目作为典型案例,梳理分析其资产盘活模式,并总结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在资金筹措、路地合作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新形势的特点,对既有铁路资产盘活利用模式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相关类似项目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2025年06期 v.47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对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启示

    冀浩天;伊万·贝洛舍维奇;李得伟;吴鹏;张松亮;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塞尔维亚铁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本文重点介绍了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运营现状,其中包括线路详情、设施设备、运营服务现状;接着分析了塞尔维亚高铁线路的特点以及高铁建设运营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匈塞铁路对于中国高铁进入欧洲市场的启示。研究表明:塞尔维亚高铁的建成大幅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降低了乘客旅行时间、使乘客数量明显增长;但同时也存在高铁建设、运营、维护、物资供应等方面的问题;未来中国铁路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应积极对接欧盟标准,组建中外铁路企业联营体,加强高铁建设管理培训,并加大铁路建设物资保障力度。

    2025年06期 v.47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公交票制和票价体系优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唐春华;聂伟;

    近年来,公交企业日渐经营困难,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票款收入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公交票制票价体系,能有效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缓解公交企业运营困难、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广东省城市公交票制票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公交票制票价经验,明确票制票价制定目标及导向的基础上,提出广东省城市公交票制票价优化策略。

    2025年06期 v.47 39-4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碳”目标背景下公交优先发展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探究

    李金培;徐丽群;

    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简称“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作用效果却不理想,“政府+公交企业”的二元主体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新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战略提出引导公众绿色出行。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公布实施为契机,本文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角度,依据协同学与政策协同理论,系统性地提出构建“政府+公交企业+社会公众”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从目标协调和利益协调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公交优先发展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从政府、公交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个角度提出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优先发展的路径。

    2025年06期 v.47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交通发展改革专题

  • 交旅融合背景下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思考

    王婷婷;常承宗;王龙;

    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日趋完善和旅游业需求的不断增加,交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公路交通建设中,成为了交通运输行业衍生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在交旅融合背景下,本文基于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传统业态为主、多元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现状,对G22青兰高速会宁服务区、G75兰海高速太石服务区两大服务区就项目概况、设计理念、经营状况进行了典型案例剖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功能定位、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打造高效运营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2025年06期 v.4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拦路收费”还是“景区门票”——交旅融合背景下公路穿越景区的收费问题探讨

    刘怡泱;马有明;

    本文通过对景区门票内涵、公路穿越型景区通行者权利、收费模式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认为公路穿越型景区门票收费具有合理性,并提出公路穿越型景区应通过公路建设应避免穿越景区核心区、旅游景区强化景区内旅游产品吸引力、合理区分不同公路通行者的旅游需求、强化科技智慧系统应用、探索旅游景区社区参与新机制和加强景区门票的舆论引导宣传等方式保障旅游景区和公路交通融合可持续发展。

    2025年06期 v.47 55-5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宋思扬;吴贞瑶;张亚欣;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通过建设投资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规模效应间接促进产业发展。受益于“四好农村路”政策,贵州省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变化显著。为更好聚焦研究贵州农村公路在县域农业发展中的带动效应,本文从县域视角,构建面板模型以实证评估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对县域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公路里程建设规模的增加对农业产值增长有显著带动作用。进一步地,通过“有无对比法”衡量农村公路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拉动增量。研究结论以期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提供参考依据,为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6期 v.47 59-6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张国斌;

    本文全面梳理了《山西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主要过程和中期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目标指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等3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对“公路客车ETC使用率”等5项指标予以调整,提出了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水运、机场、邮政快递、运输场站等7类重大项目的调整建议;从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快用地预审、强化要素保障、部省补助资金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

    2025年06期 v.4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品服务后质量时代交通工程质监策略与实践

    王国爱;高岳;朱兆荣;吴洛安;

    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探讨了产品服务后质量时代背景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质监)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首先,分析当前交通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和趋势。其次,采用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策略,旨在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交通工程服役期的安全可靠。最后,以定西市境内3条高速的质监成果为例,给出产品服务后质量时代下交通工程质监实例。

    2025年06期 v.47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事故分析与知识评估的驾驶人素养提升研究

    索子剑;

    为助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提升我国驾驶人交通安全素养,论文基于2023年事故数据,深入剖析了驾驶人在通行规则、风险辨识和驾驶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构建了驾驶人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度及波动性指标,科学评估了驾驶人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层次与深度;然后,梳理总结了驾驶人培训学习、驾驶考试和学习教育的深层致因;最后从理论考题设计、驾驶知识传递、驾驶技能提升和载体渠道建设等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驾驶人综合素养提升策略。

    2025年06期 v.47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PDC模型在城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黄海来;刘志钢;许葭;汪辰彪;

    本研究旨在解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和实际应用效果。现有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存在不足,评价方法多样但不统一,部分标准采用实测法、问卷调查法,未形成统一的成熟评价体系。本研究首先对现有的583份标准评分数据进行整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聚类投影寻踪(PPDC)模型,并采用黏菌算法进行优化。在97次迭代后,算法趋于稳定,目标函数最优值达到2.3507。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科学高效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标准的实施效果。

    2025年06期 v.47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共线运营模式下越行组织优化研究

    于丽;李静;付和林;王雨;

    本文结合成都地铁18、19号线快慢车混合共线运营模式下的列车开行方案,分析得到越行组织结构单元。根据直达列车越行判定条件,计算得到每一种越行结构单元下直达列车的越行条件判定表。通过对比越行结构判定表和实际列车运行图中的越行方案,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越行方案和发车间隔时间两个角度出发,给出18、19号线快慢车混合共线运行模式下越行组织优化措施,可减少19号线直达列车本线越行次数,减轻18、19号线共线区域越行组织压力,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06期 v.47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与政策

  • 多工种协同下调度电话语音识别及调度命令智能生成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

    钱力;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时刻面临着效益和安全性的双重挑战,调度指挥的作业复杂,流程繁复,为了提高铁路调度指挥的效率,本文在调度指挥多工种协同的工作背景下,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调度电话语音识别及调度命令智能生成功能,作为现有调度指挥系统的补充。以调度电话为输入,辅助调度员进行调度电话的处理与调度命令的生成,以期提高调度员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确保调度决策的安全性。文中设计采用了三层结构,包括界面展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实现了调度电话音频信息的采集与转录、调度事件分类、调度命令生成与受令岗位的识别等核心功能,为铁路行业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025年06期 v.47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航事故中无人机应急与调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张秀艳;罗其俊;

    针对民航事故应急与调查过程中,无人机能力不清晰导致调度效率低的问题,对无人机应急与调查能力的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以民航事故应急与调查流程为主线,构建无人机应急与调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利用大疆无人机公司DJI Mavic3行业系列进行了模型验证,证明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最终,为民航事故应急与调查过程中,更加高效地规划、调度和管理无人机提供决策辅助。

    2025年06期 v.47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TEP-FRAM的跑道侵入事件致因分析

    刘玲莉;余洋;

    对跑道侵入事件进行致因分析时,可作为分析案例进行借鉴的调查事故报告较少,利用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构建跑道侵入事件致因分析模型,能在案例有限的情况下,深入挖掘跑道侵入不安全事件的致因。针对FRAM缺少完整的系统认知和分解过程的不足,利用STEP对FRAM的事件描述过程进行改进。本文以某起跑道侵入事件为案例,利用可视化软件(FMV)描述系统的功能属性,透过对事件的过程与FRAM的实证分析,发现:基于STEP-FRAM的跑道侵入事件分析方法可全面识别功能信息、克服单一方法造成的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验证了改进后STEP-FRAM方法在跑道侵入事件致因分析的有效性。

    2025年06期 v.47 105-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外显态度的飞行学员自律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罗渝川;段虎林;杨茂林;廖彦鸿;

    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确定飞行学员自律能力调查问卷,初始包含40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在国内某高校的飞行学员中开展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306份,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该问卷的最终条目有16项,分为预设目标、坚韧水平、道德认知、自我调节四个维度,且信效度良好,可用于飞行学员自律能力的评定。

    2025年06期 v.4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观角度下的多类交通波模型构建

    任文宇;何永江;

    在交通流研究中,准确预测和分析交通波的传播速度至关重要。异质交通流包含多种类型的车辆,它们具有不同的运动学特性,如加速和减速能力等。这些差异显著影响交通波的传播速度,传统宏观方法计算波速的准确性不足。为更精确地估计异质交通流中的交通波传播速度,本文基于微观角度和车辆运动学特征,构建多类交通波微观模型。通过真实高精度轨迹数据,依据车辆的交通特征和模型需求,将数据分为大、小型车辆混行的两类交通流,以验证模型。实验中,通过改变0-60%范围内大型车辆的渗透率,模型对停车波和启动波波速的计算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显著优于传统宏观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25年06期 v.47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熵权TOPSIS的轨道公交站间换乘服务水平评价

    刘琛;白同舟;刘雪杰;

    提高轨道与公交站点间的换乘服务水平,实现轨道公交两网站点融合是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评价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服务水平,及时发现并弥补接驳系统中存在的短板,从换乘高效性、换乘信息辨识性、换乘安全性、换乘运营一体化4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评价指标,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赋予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北京市轨道和公交站点换乘距离超过50米的站点进行实例分析验证。结果显示,缩短换乘时间、提高两网运能匹配性、完善公交站台设施、提高站点周边非机动停放设施供给水平对优化站点间换乘服务水平意义显著。研究完善了轨道公交间接驳服务中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为制定站点间换乘服务优化策略提供依据。

    2025年06期 v.47 122-12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交通低碳模型与软件应用系统综述

    李群峰;高忭;汪鸣泉;

    城市交通的绿色低碳发展,已逐渐成为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的普及、电动交通工具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行的绿色化进展,未来城市交通的碳效率不断提升。本文综合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机构城市交通低碳模型与软件应用系统情况,并以此对各机构运用差异化数据、模型、系统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开展的分区域分层级核算做了梳理,并提出后续建议。

    2025年06期 v.47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务风险事件可能性量化计算模型研究

    郭泽龙;王福田;陈云峰;

    针对双重预防机制在铁路工务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难点,开展了风险事件可能性量化计算模型的研究。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案例及相关规章制度,形成铁路工务风险事件清单和致灾因子清单;采用网格化管理理论,建立每个致灾因子量化赋值模型,实现致灾因子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量化赋值;进一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库,通过多模型训练对比,选择最优模型,用于风险事件可能性等级计算;最后,以兰新客专的路基沉降风险事件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铁路工务风险事件可能性量化计算模型,能够提高风险事件可能性等级量化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为铁路工务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有助于提升风险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5年06期 v.47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知识点解析

    张嘉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演进。本文以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从交通运输专业的角度系统梳理解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术语、主要内容与目标、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与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等。本研究有助于学生系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与重点/难点,加强新质生产力条件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025年06期 v.47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物流与供应链经济

  • 新时代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以武义县“客货邮”发展新模式为例

    张璐;王剑;李玲艳;

    为进一步巩固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效,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升农村运输服务水平,本文以武义县“客货邮”发展新模式为例,分析武义县农村“客货邮”推进现状、发展需求、总结基于武义县实际工作的发展思路与模式,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策略。研究内容可为全国类似区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025年06期 v.47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客机改货机需求研究

    解永亮;张毅超;周璇;

    退役客机再利用是航空产业中,与可持续发展结合最紧密的环节,客机改货机是其中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国退役客机再利用产业还不够完善。为更直观地反映客机改装货机的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针对客改货系统整体的特点,以客改货系统因果反馈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分析各个因素对客改货机量的影响以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航空货运周转量、货机需求量、改装货机量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均在6%以内,能为我国客改货市场的需求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5年06期 v.47 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航空货邮吞吐量预测研究

    左坤霖;许雅玺;

    为研究成都市航空货邮吞吐量的变化趋势,将货邮吞吐量影响指标划分为经济发展因素,货运基础因素,市场供需因素这三大类,共选取13个指标构建航空货邮吞吐量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选用2008—2022年成都市航空货邮吞吐量和相关影响指标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与货邮吞吐量关联度较高的指标作为最终的预测指标体系。通过将主成分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后者的拟合精度更高,更稳定。故选用BP神经网络,通过滚动性预测的方法,得到2023—2027年成都市航空货邮吞吐量的预测结果,为航空公司和成都市未来航空货邮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7 153-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津港口经济发展及提升策略

    董明达;张磊;朱吉双;

    天津港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其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天津市经济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本文首先梳理总结天津港及港口经济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比鹿特丹、安特卫普、宁波舟山等国内外先进港口的发展经验,分析天津发展港口经济、打造临港产业集群中存在主要问题。最后,从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创新港口物流模式、强化辐射连通、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培育现代航运服务等多角度提出天津港的对策与建议。

    2025年06期 v.47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例分析

  • 民航飞行员疲劳风险因素研究——基于8家航空公司的调查

    裴蓓;邓帅;邓丽芳;

    飞行员疲劳是诱发航空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探明我国民航飞行员疲劳风险因素,首先采用归纳式主题分析法对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和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萃取疲劳风险因素维度;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制问卷,对我国8家航空公司共315名在职飞行员进行了疲劳现状及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8.10%的民航飞行员存在疲劳,其中,24.76%的民航飞行员处于“完全筋疲力尽”状态;时差效应、工作负荷高、机组配合不佳、机舱环境不良、排班不科学、飞行环境复杂、心理状态消极、机组保障不到位是诱发民航飞行员疲劳的主要风险因素;风险因素中心理状态消极、飞行环境复杂和时差效应的影响最大。研究可为民航飞行员疲劳预防提供实践依据,进而保障飞行安全。

    2025年06期 v.47 167-17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高速服务区发展实践思考——以G75兰海高速太石服务区为例

    石芬娟;常承宗;王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逐步呈现出由辅助功能向主体功能的转变,服务区的融合协同发展成了必然趋势。本文以G75兰海高速太石服务区为例,总结和分享了该服务区如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挖掘优势资源,精准项目定位、瞄准市场需求、采用自营与租赁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和启示。同时,基于G75兰海高速太石服务区的实践经验,结合甘肃省服务区还处于从服务品质提升到功能融合发展这一现实情况,思考并阐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发展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025年06期 v.47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杭州高快速路路网分析及对策研究

    汪建文;

    基于杭州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背景下,分析探讨高(快)速路对城市中心区域内交通影响,通过梳理分析路网密度、车道比例、互通数量、出入口数量等指标,提出通过节点改造或交通组织管理优化提升完善一批一级主干路;优化快速路匝道管控,剥离短距离交通;贯彻并践行“窄马路、密路网”规划建设模式,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对提升整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v.47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天津快速通道发展思路

    杨倩;

    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已奏响,天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在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路作为天津的主导运输方式,至今在天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天津市路网变迁和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并以适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为目标,从树立国际枢纽门户地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撑区域组团发展、赋能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四大维度提出未来快速通道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再以发展思路为基本框架阐述天津快速通道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6期 v.47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岛市地铁周边小汽车换乘(P+R)停车场规划布局研究

    赵贤兰;王田田;徐泽洲;

    为促进轨道交通与小汽车交通衔接,增加轨道交通服务范围,需重视外围城区轨道站点周边P+R停车场建设。在典型城市建设经验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交通需求预测,提出青岛市P+R停车场功能定位及分类,对轨道末端站、城区外围站、外围组团站三类P+R停车场进行了规划布局,并提出了纳入轨道交通选址、正确处理与TOD发展关系、适时制定停车收费政策、定期开展动态评估的规划建议,以期为后续P+R停车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7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