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卷首语

  • 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战略思路

    张国强;

    <正>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各异,区域发展差距长期存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基础战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适应中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特征,围绕国土空间开发和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需求,

    2025年08期 v.4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中国交通观察

  • 衢州打造四省边际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思考

    吴梦宸;王大卫;郑芮希;

    当前正处于“十五五”规划机遇期,衢州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正迈向发展新阶段。本文分析了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短板问题,结合“十五五”时期国家加快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确定衢州发展战略定位、目标和路径。提出加快打造浙皖赣闽四省边际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工程推进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5年08期 v.47 3-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机制研究

    张晨;冯骁;裴爱晖;

    本文旨在构建完善的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工作体系和工作管理机制,以促进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工作科学、高效开展。通过深入分析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存在问题、构建运行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指标数据获取方案,提出现有体制框架下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工作体系和工作管理机制,明确不同监测指标责任主体、指标报送等内容,确定监测分析制度及监测分析内容。研究指出,综合货运枢纽运行监测工作体系可依托现有协调工作机制基础开展,围绕四类监测对象,针对不同运行监测指标,制定数据报送方式,并形成包含信息监测功能、运行诊断功能、运行协调功能、反馈评估功能的闭环监测工作机制。

    2025年08期 v.47 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都市圈实质范围研究

    李林波;周约珥;李自圆;陈梓禾;吴聪;

    作为一种跨行政发展实体,都市圈多以发展愿景和行政边界作为其边界,反映其前瞻性意图。但该方式忽视了都市圈的实质发育情况,影响了愿景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的逻辑着力点,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本文以上海都市圈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用户职住信息、计算通勤率,并基于K-means识别中心市区外围的高频联系栅格。最后,从通勤率、高频联系、出行时间等维度确定了上海都市圈的实质范围。结果表明,上海都市圈的实质范围是一个以上海市中心区域为主体,向四周发散蔓延的非闭合区域,虽未完全覆盖其行政范围,但已呈现出局部跨区域发展态势。结合近期态势与远期需求,本文从都市圈空间功能、交通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助力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

    2025年08期 v.47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高速公路网规划探索——以广东省为例

    方顺;

    基于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提出应正确认知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位置和重要作用,高速公路网规划需要有新的转变。基于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发展阶段特点,并结合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分析,梳理高速公路与国土空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相应提出融合发展的策略,明晰高速公路网协调促进国土开发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合理布局高速公路网的新要求和内涵,为省级高速公路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2025年08期 v.47 28-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民航运输业安全韧性评估分析——以中美为例

    刘俊杰;张爱华;李环;

    为科学评价民航运输行业安全保障能力,引入韧性“4R”理论评估我国民航运输业抵御风险与恢复的能力。提出民航运输业韧性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共计22个指标;基于2010—2023年公共航空运输系统数据建立贝叶斯网络韧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估我国公共航空运输系统安全韧性水平,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6年安全趋势,并通过对比美国民航业安全韧性数据,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的安全韧性建设现状与提升空间。结果表明:2010—2023年我国民航行业韧性水平从59.1%增长至68.2%,2019年达到韧性水平峰值68.3%,人为因素对民航业安全韧性的影响较大,为提升我国公共航空运输系统安全韧性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出租汽车新老业态融合发展认识、实践、问题与对策

    程国华;乔睿;王蔚;

    2016年国家层面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确立了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目标,本文分析了融合发展的涵义,梳理总结了地方的做法经验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深化巡游车改革、促进网约车规范发展、提升常态化监管能力以及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出租汽车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5年08期 v.47 40-4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互联网包车的属性特征和规范管理政策研究

    杨海龙;王凯;高海燕;

    互联网包车是道路客运网约化发展的新实践、新探索,丰富了包车客运供给方式,弥补了道路客运定制化服务供给不足,但组织模式与传统包车差别较大,管理部门对其属性定位及各参与方权责的认识不一致。文章对当前政策框架内的包车客运定义内涵进行了解构,阐明了基本管理政策要求,从参与主体构成、运行基本要求、费用支付方式三个方面,剖析了互联网包车的模式特征,与传统包车做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参与方的法律关系和权责,从赋予合法地位、规范平台管理、明确责任关系、强化风险管控等四个方面提出规范管理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包车规范有序发展。

    2025年08期 v.47 44-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交通发展改革专题

  • 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中投融资与财务方案的高速公路项目编写探讨

    周云琴;樊琰;厉珏;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和深度的一般要求,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文要求,本文以HC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编写为例,介绍政府还债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编制过程,并对编制新要求及要点进行研究分析,可为类似项目的投融资决策和财务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航空运输类工程博士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探索

    李艳华;赵柯焱;宋永康;刘志硕;任广建;

    自《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以来,为促进交通强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亟需培养一批掌握前沿动态、懂理论、能实践的航空运输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分类发展、融通创新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并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但由于我国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路径都处在探索中,本文以航空运输类工程博士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多元整合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和系列探索与实践,以期推动我国交通强国建设中的民航高层次人才培养。

    2025年08期 v.47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wifi探测技术的航站楼换乘区域旅客动态位置识别方法

    李昱瑾;赵慧;周正全;

    航站楼换乘区域是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识别该区域内旅客动态位置是研究旅客出行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wifi探测数据采集方法获取出行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利用K-means聚类分析算法识别客流类型,并对旅客动态位置识别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利用wifi探测技术采集了换乘区域内的旅客wifi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利用有效样本分析得到航站楼换乘区域内旅客的动态位置规律。wifi探测数据作为新型手段获取的新型数据补充了机场数据采集手段不足的缺陷,完善了数据种类;航站楼换乘区域旅客动态位置识别方法的研究为换乘区域旅客的出行特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为后续开展设施布局设计提供参数支撑。

    2025年08期 v.47 61-6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季明明;边晓阳;何亦然;

    航海保障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部门之一,能够为海洋强国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增强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创新发展动力,发挥出航海保障事业单位的作用和价值,提高航海保障事业单位的服务效能,本文对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胜任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激发员工的活力,降低员工在工作中的各类失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区分不同员工间价值,确保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实现人力资源最佳配置,为促进我国航海保障事业单位持续性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5年08期 v.47 66-6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枢纽功能定位方法

    黄昊卿;李林波;

    当前,我国的交通枢纽网络面临着功能定位不明确和标准层级模糊的问题,为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亟需建立基于功能定位的枢纽层级体系。本文借鉴我国多个枢纽节点的重要度评价方法,从网络结构、枢纽衔接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选取关键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TOPSIS方法构建一个节点重要度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结合枢纽特征对枢纽节点重要度进行层级划分。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将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枢纽体系按层级划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市级和区级等四个层级。并围绕“轨道上的长三角”这一概念,提出一系列发展建议,旨在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2025年08期 v.47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跨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数字化融合框架研究

    张铭;李樊;田源;王越彤;王智慧;

    为解决地方区域的不同制式轨道交通业务流程差异、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改造难度大且周期长,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探究多类型轨道的运输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框架及方法。运用架构规划理论,构建适用于区域轨道交通特点的数字化融合三维模型,提出覆盖投建运维全过程的业务能力框架、总体技术架构及应用规划,运用熵权法建立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提出混合业务并行情况下基于融资模式的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重难点,将多线指挥调度系统、多式联运物流平台作为数字化融合范式。应用表明,该框架适用于轨道交通特征的数字化能力体系建设,为区域多制式融合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47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轨道交通韧性及恢复策略研究

    高占一;任轶华;王笠帆;

    为找寻在轨道交通受到突发事故导致车站失去作用后的最佳恢复策略,使用UCINET对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模型。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从上述网络韧性模型相应特性角度建立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价模型,并制定恢复策略,从不同角度来选取合适的策略。从韧性角度来看,以韧性最优为目标的目标恢复策略是全局韧性值最大的恢复策略;从网络效率角度来看,重要度恢复策略是全局网络效率最大的恢复策略。

    2025年08期 v.47 85-8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理论与政策

  • 铁路客运站技术规章体系构建与智能化管理研究

    任轶华;李金澄;王笠帆;

    随着铁路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铁路客运站的技术管理需求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和智能化的技术规章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铁路客运站技术规章体系现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从体系架构构建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提出铁路客运站技术规章的智能化分类与管理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区块链技术,优化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扩展性和交互性。本文的研究为铁路客运站技术规章管理提供了一套智能化、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轨道电路区段建模的铁路周期运行图精细化编制优化方法

    周星宇;

    在铁路运输实际工作组织中,铁路的周期性列车时刻表规定了在一个固定周期内,列车经过各个站点时的到达、发车或通过的具体时间点,这些时间点在每个周期内都会固定重复,因此,这种周期性的列车时刻表具备了显著的可预测性。这样充分体现出高速铁路快捷、舒适的显著优势,旅客能很方便地在铁路网络中的换乘站进行换乘,可以实现“公交化”运行。本文基于轨道电路区段对铁路网络进行微观建模,利用时间离散化的扩展时空网络方法构建了周期列车运行图编制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采取两阶段法按列车分解的求解思想对模型进行分解,每次只优化一个列车方案线的最优化时空路径,子模型调用商业优化进行求解;按列车分解的求解思想对问题进行分解,每次只优化一个列车方案线的最优化时空路径,子模型调用商业优化进行求解。

    2025年08期 v.47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双碳背景下考虑路网状态变化的路径优化研究

    韩冰;卫振林;陈俊熙;

    为了对物流配送活动中的碳排放量描绘更加准确,本文基于综合模态排放模型(CMEM),考虑路网状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点,设计车辆行驶过程中碳排放量的阶段化计算方法,以包含车辆使用成本、运输成本及碳排放成本的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构建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蚁群算法求解模型。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构建北京市某区域的路网模型,基于配送中心及客户点之间的路径信息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车辆路径优化中考虑碳排放因素会使得车辆行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降低24.6%;且受到路网状态的影响,不同发车时刻的路径优化结果有所不同,方法可为实际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8期 v.47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速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李峰;柳昊亮;张辉尧;安天明;王磊;赵建东;

    为评估现有高速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结合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 BWM)和灰色关联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要素,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高速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评价体系。其次,分别使用BWM和GRA算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出组合权重。最后,基于隧道机电设施的定期检测报告数据,结合计算得到的组合权重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BWM与GRA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评估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025年08期 v.47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两阶段法在赣粤运河选线研究中的应用

    杨靓;李歌清;杨帆;

    本文结合已有运河线路研究成果,针对跨流域运河涉及技术难题多、外部条件复杂、投资大、跨部门、跨地区的特点,基于利用天然河流、统筹规划兼顾、聚焦要素约束的选线原则,提出运河分整体线路比选和局部线路优化的两阶段选线思路,并以赣粤运河为例通过两阶段技术方法比选推荐具体线路方案。

    2025年08期 v.47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改进DEMATEL-ISM的复飞阶段风险因素分析

    崔振新;张雁飞;

    本文为研究复飞阶段会遇到的风险,以2016年~2022年中国民航安全信息网发布的846起中止进近/复飞风险事件的强制报告、ASN发布的63起中止进近/复飞风险事件以及世界民航事故调查跟踪发布的44起调查报告为样本,应用WBS-RBS进行风险因素识别,使用风险熵改进DEMATELISM模型以确定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相比,WBS-RBS可全面系统地识别出复飞阶段的风险因素,使用风险熵可体现出因素间的客观联系,复飞阶段风险因素被分为了6个层次。其中技能经验不足为影响复飞阶段直接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能见度不足为影响复飞阶段间接因素层中最关键的因素。

    2025年08期 v.47 121-128+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物流与供应链经济

  • 面向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我国滚装船运输体系优化建设

    初良勇;黄先婷;韩亚雄;陈秀乾;王梦瑶;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滚装船运输作为沿海和深海航运的主力军,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支撑。文章首先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整体情况、主要出口省份、厂家及出口国等发展现状;接着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欧美国家的加税政策和红海危机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复杂形势;同时指出我国滚装船运输体系存在包括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滚装运输风险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和滚装运力短缺等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滚装船运输体系优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2025年08期 v.47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综合货运枢纽衔接换装标准发展对策研究

    李葆青;

    研究综合货运枢纽换装衔接标准发展对策,有助于缩短综合货运枢纽的换装时间、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支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首先,从多式联运特性、换装高效性、换装智能化特性、换装设备先进性分析了综合货运枢纽的衔接换装特性。接着,分析综合货运枢纽衔接换装标准现状及不足。然后,从术语、基础设施、载运工具、换乘设备、运营服务、智能化、评价方面分析综合货运枢纽换装标准需求。最后,从完善综合货运枢纽换装的标准体系、推动换装领域科技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强化换装标准向社会的开放力度、加强换装标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2025年08期 v.47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铁路物流改革背景下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的思考

    李明;

    随着铁路物流改革的深入推进,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分析铁路物流改革背景及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完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法与技术、加强评价与管理的融合以及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是优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本研究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促进铁路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47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乡村智能索道在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王雨露;郑庆华;

    为解决农产品在乡村“最初一公里”中的物流难题,乡村智能索道物流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在目前的试点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运输箱在高速运作状态下晃动剧烈、对运输箱内空间利用不充分、村民对建设乡村智能索道的排斥及故意破坏等问题。本文在乡村智能索道物流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与优化,首先在运输箱内壁贴上“水袋”,起到降温,保护农产品不受碰撞的作用;其次,通过智能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农产品的发货时间、摆放方式以及运输路径;最后,由地方政府先建设试点,慢慢地由点到面地推广该技术,同时建立相关法规保护索道。乡村智能索道具有便捷、绿色、省时省费等优点,这对农产品在最初一公里物流过程中来说是一个极为合适的选择。

    2025年08期 v.4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考虑客户分类的前置仓选址-路径优化研究

    程文婧;宋瑞;刘逸凡;王辉;

    末端配送环节对于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降低城市物流成本,本文从末端配送中的前置仓出发,在客户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以最小化城市物流成本和最大化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城市物流选址-路径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节约算法和扫描法对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ALNS)进行改进,并以国内某企业的末端配送为算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对于改善城市物流规划,降低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相较于ALNS算法,改进的ALNS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和解的质量。研究结果为城市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v.47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实例分析

  • 美国航空运输锂电池热失控事件研究

    赵振武;春思帆;高若琳;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及其航空运输量的增长,航空运输中锂电池热失控事件频发,对航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为探究航空运输锂电池热失控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环境情况,结合美国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的危险品运输不安全事件数据库,对1996年至2023年发生的389起航空运输锂电池热失控事件的特征、设备类型、热失控事件的前兆事件、事件发生时设备的活动和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航空运输中锂电池热失控事件的风险正在增加;烟雾和火灾是最常见的事件特征,充电宝、电子烟和锂电池是热失控事件的高风险设备,客舱是主要的事件发生地;除未明确结果外,压碎是部分热失控事件的前兆事件,随身携带是事件发生时设备的主要活动;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强化设备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客舱管理与巡查、完善事件记录与监督机制和提升个体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的预防措施,旨在保障航空运输安全。

    2025年08期 v.47 157-165+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城市绿道中的路衍经济——以武汉市东湖绿道为例

    王军丽;董恩华;汪万浬;刘琪;时朝阳;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东湖绿道的研究,探讨了城市绿道在路衍经济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东湖绿道通过资源整合和功能扩展,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还揭示了其在促进新兴业态如绿色出行和智慧旅游中的潜在价值。然而,当前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旅游消费领域,新兴业态如绿色出行和智慧旅游的开发仍需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多元化功能拓展、智慧化管理、文化旅游融合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为东湖绿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也为其他城市绿道的路衍经济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08期 v.47 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路衍经济理念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研究

    骆天吉;高秀云;王龙;仲鑫;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路衍经济的重要产业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基础,立足路衍经济发展趋势给高速公路服务区带来的重大机遇,分析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路衍经济背景下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优化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5年08期 v.47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促进公路项目落地实施的技术策略——以国道549九稻路为例

    陈丹;徐东琦;贺亚军;

    山区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建设条件差、建设成本高,加之项目所在地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经常发生项目资金筹措难度大、落地实施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国道549九稻路建设项目,从工程方案和分段实施时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供其他项目借鉴参考。

    2025年08期 v.47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亚吉铁路运行图结构与优化研究

    葛洋;

    亚吉铁路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更是一条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的繁荣之路。亚吉铁路运输组织优化、运能释放是其赢得市场的基础。通过分析亚吉铁路成对非追踪运行列车的会车方案,确定不同会车方案下的运行图周期,得到技术站接车间隔时间与限制区间的关系;利用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得出亚吉铁路技术站接车间隔时间为25min时,运行图周期最小、通过能力最大。从列车运行图铺画顺序、技术站会车方案、天窗开设模式等三个方面给出亚吉铁路列车运行图铺画建议,铺画出单日6对、双日5对、隔日开设4小时分段矩形天窗的列车运行图。本文对亚吉铁路的运输组织优化、能力提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8期 v.47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阳江市旅游轨道交通项目制式比选研究

    杨文昕;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市场的需求升级,旅游消费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地方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轨道交通是交通发展的重要环节。海陵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是国家5A级景区,有着丰富的海岛及山地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现状交通不够顺畅。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阳江市旅游轨道交通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的线站位走向,从技术适应性及风险分析、城市适应性、旅行时间及工程投资分析等多个方面,对相应运能的常用的旅游轨道交通制式进行比选,从而得出适宜地方发展的轨道交通项目方案,并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